首页 > 正文
众家说语文| 郑成业:语文素养,绝不可能仅靠阅读就能提升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5日
众家说语文| 郑成业:语文素养,绝不可能仅靠阅读就能提升

2018-03-01 京师书院BigData
为何我读书不算少,语文却依然学不好

专家们的观点

最近老郑常常听到两句话,一句是专家说的,他们认为,语文教育一定要多阅读,语文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

他们说:“读书多了,语文水平自然就上去了。”他们说:“爱读书的学生语文成绩也不会差。”他们差点就要说:“语文课不用上了,语文教师快辞职吧,让学生进图书馆学语文吧。”

老郑知道,有些专家趁机开列了一大串书单,编写了课外阅读材料,开始向学校推销。市场大潮下,砖家们……不,专家们这样做倒也无可厚非,毕竟需要养家糊口嘛。

专家们要求加大阅读的观点不能说不对,但是,老郑想强调一句,语文素养,绝不可能仅仅靠增加阅读量就能提升。

家长们的疑问

这就要提起另一句话。常有一些家长问我:“郑sir,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了那么多书,语文却还是不好?”也有一些学生问我:“郑公,我爱读书,语文咋老考不及格?”

是啊,为什么?不是专家说多阅读语文就不会差吗?为什么到我们自己这里,这个规则就失效了呢?难道有的“专家”真是“砖家”?

金圣叹的方法

老郑苦苦不得其解,直到我遇到了金圣叹,读到了金教授点评的《水浒传》,这才知道,读书和读书之间,差距原来那么大啊!

请看老金是如何点评《水浒传》的:

《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另外,老金对文中某个字、某处描写的点评,更是恰到好处,但限于微信格式,无法一一列举。

和金圣叹……不,金教授相比,我们所谓的读书,原来只是粗知大意,只是走马观花,只是囫囵吞枣,只是猪八戒吃人参果。我们从书中获得的,仅仅是了解其中的故事,记住一些人物。这种阅读,其实只能算作“粗阅读”或“浅阅读”。

我们平时看报纸,读杂志,浏览网页,大多都是在“粗阅读”。粗阅读有其作用,那就是让我们获得资讯,得到消遣。但是,仅凭粗阅读,是难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

我们还需要金圣叹式的“精阅读”“深阅读”,来提高鉴赏审美能力、鉴赏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探究批判能力。没有这些,花几百元钱买来专家推荐的书单,读了也没用。

阅读的分类

按照美国学者阿德勒的说法,阅读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超越读者理解力的阅读。“你一页一页地翻过去,就能毫不费力地完全理解,书上的文字往往只是表达了你与作者相遇之前就具有的共同认识,或者是一些资讯。”

一类是能够提高理解力的阅读。即需要读者思考和探究的阅读,书中的内容超出了读者水平,只要通过研究和钻研,才能逐步从茫然不解到茅塞顿开。

(《如何阅读一本书》)

而文学作品有其特殊性,它既可以是消遣性读物,也可以是学术性读物。读者读到它,既可以粗读浅读,不超越自己的理解力;也可以精读细读,提高自己的理解力。精读细读方法,往往需要有教师引导,仅仅列出书单是没有用的。

比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一些读者读完之后,只是了解到农民打鬼子的故事,就是浅阅读,不能提高理解力与审美力。而另一些读者却能在故事中发现很多美:

①孙犁的比喻用得妙,如“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藕断丝连”把女人和环境联系起来,写出水生嫂们对丈夫牵挂的微妙感情。喻体取自周围环境中,就境设喻,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水乳交融,天然浑成。

②孙犁连象声词都用得有技巧。如女人们探夫未果,“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慢慢划着船,水声轻缓,表现了妇女没见到丈夫有点落寞的心理;等到遇见了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水声变响、变急,表现了妇女紧张的心理。

③孙犁甚至不忽视一个标点。水生报名参军,回家向妻子辞行,水生嫂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句话中的句号很重要,它把水生嫂的话分成了两层意思:“你走,我不拦你”,表明水生嫂识大局,顾大体,不拖后腿,然后她才商量式地提出了自己的难处:“家里怎么办?”如果把句号改为 逗号:“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意思意思就变成了“我非拦你不可,不阻拦你参军,家里就没法办了”。水生嫂就成了阻拦丈夫参军的落后妇女。

这样的美在小说中到处都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读出文中的美,读出文中的情,读出作者的深意,才能算是一个好读者。正如隆恩•佛莱所说:“一个好读者应该清楚自己读书的理由。”

“中学生读写”微信公众号曾为大家点评过毕淑敏的一篇文章,就是教给大家精读的技巧,你可以点击上面的文字再次阅读。

高明的读者

进一步说,仅仅做个好读者还不够,还要做个高明的读者,不仅能读出这些好处,还能模仿这些好处,最终超越这些好处。比如一位同学懂得了“就境设喻”的妙处,这样描写一辆大雾中的救护车:

救护车被笼罩在浓雾之中,像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扯不开,拉不断,跑不动,这可怎么办?

你看,他也学孙犁就境设喻,靠山吃山,依据救护车取材,将大雾比作纱布,显得自然而又奇特。

这种鉴赏、模仿和超越的技巧,岂是靠增加阅读的量就能达到的?

所以,好的读者读书,不是浮在表面,走马观花;更会走进文本,鉴赏评价;最后还能走出文本,化为己用。好的语文教师,也能带领学生品味出文本之美,让学生有所发展,有所收获,爱上语言,爱上文学。

是的,语文素养,绝不可能仅靠增加阅读量就能提升。

拓展阅读

郑成业:央视春晚的这幅对联,到底犯了几个错?

今年的央视春晚有一个叫做《回家》的小品,把一个台湾游子回家的故事演绎得精彩动人。

可是,细心的观众却看到舞台上张贴的对联有错。这幅对联是: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显然,上联中有两个“入”字,但下联同样的位置,却是“更、满”二字。这是最明显的错误。

另外,对联要求“结构相同”,但上联的“春风”是偏正结构,下联的“岁月”是并列结构,这又是一个错误。

在平仄方面,对联要求“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但上下联的第六个字,“入、满”均为仄声,读起来拗口。如果将上联的“入”改为“盈”,既避免了重字,读起来又能顺畅一点。

也许会有观众认为这是吹毛求疵,但是,对于央视来说,"吹毛求疵"不应该是个贬义词。

郑成业   《人民日报》告诉你:议论文拟标题的“六字秘诀”

“题好一半文”,议论文标题更是承担了多重任务:它应该亮明议论的话题,它最好明确主要观点,它还要深刻、有力量……

真的,一切缺乏醒目标题的议论文都是凑(耍)字(流)数(氓)!

那么,怎样才能让议论文标题夺目、深刻、有力量呢?读写菌搜集了《人民日报》时评的众多标题,用大数据为你分析议论文标题的“六字秘诀”:

让、是、用,

把、不、动。

——呵呵,竟然还押韵!

“让”字秘诀 

1.让理智战胜贪欲

2.让城市更有“温度”

3.让榜样之光照亮前路

4.让社会正气生生不息

5. 让创新激荡发展的春潮

6. 让青春梦想飞得更高远

7. 让历史照亮人类的明天

8. 让敬畏之光烛照文化传承

9. 让校训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10.让“八项规定”激荡崭新气象

11.让陪伴成为孩子心底的阳光

12.让忠诚成为时代旋律主音符

13.让“互联互通”点亮每颗心灵

14.让“诚信”充盈生活的每个空间

15.别让权力成为亲情之痛

16.别让谣言污染了“朋友圈”

17.别让“斗富心态”消解了幸福

18.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

 “是”字秘诀

1.美育是一种刚需

2.人心荒芜是防艾大敌

3.“平衡”是一种大智慧

4.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

5.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

6.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

7.清廉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

8.悔罪是救赎与宽恕的基石

9.平等是对生命最好的馈赠

10.法治是化解社会冲突的正途

11. “和”文化是中国人的血脉

12.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职业

13.灾难从来都不只是“假想敌”

“用(以)”字秘诀

1.用好作风凝聚正能量

2.用改革之火点燃创新引擎

3.用法治中国凝聚复兴力量

4.用制度破解“换马甲”难题

5.用刚性制度托起诚信中国

6.用规则文明突破“关系藩篱”

7.用公共理性铲除邪教土壤

8.以德遗后方流长

9.以创新思维增活力

10.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

11.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

12.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3.以关爱抵制“蓝鲸”诱惑

“把”字秘诀

1.把文化种子播入精神土壤

2.把“有意义”的事做出“真效果”

3.把市民“吐槽”转化为治霾合力

4.莫把工具当目的

5.莫把中药当成一把草

6.别把企业社会责任当口香糖

 “不”字秘诀

1. 巧诈不如拙诚